机构新闻机构通知媒体关注各地动态

慈发于心,善明于行

2022-06-06 16:40:10

慈发于心,善明于行

文/武萌

       夫慈者,仁首也;善者,德冠也。慈善,人类美好精神之至极者也。“扶弱救困,爱善永存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也是慈善组织的行动指南。邯山区慈善总会作为一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3A级慈善组织,从诞生的那天起便始终肩负“扶弱济困”的宗旨,努力践行新时代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。
       2020年初的武汉、2021年初的石家庄,在疫情阴霾笼罩下的城市,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勇士逆行。每一场灾难,都会牵动亿万人心。刚刚过去的7月,在洪水滔滔的中原大地,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幕救援接力和紧急驰援。郑州告急,中原告急。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和志愿团队迅速行动,纷纷在极短的时间内募集到大量的资金和物资,紧急驰援,多支救援队伍迎着滔滔洪水开进灾区展开救援行动。
       同胞遭难岂能冷眼旁观?手足兄弟安不雪中送炭!河南洪涝灾情发生后,邯山慈善人片刻不敢延误,迅速行动起来,第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奔走呼号,开展援豫募捐项目,并积极与河南省相关机构、单位取得联系,在了解抗洪救灾前线需求后,迅速启动物资紧急采购程序,将网络平台上募集来的善款购置为灾区急需的即食食品、粮油、急救安全防护包等物资,紧急驰援灾区。
      灾难无情,慈善无价。看那奔跑在救援路上的矫健身影,看那穿梭在滔滔洪水上救生小艇,看那八方汇聚而来的爱心驰援,证实了这么一句话,“灾难面前考量的是人心,救灾的过程考验的是众志成城的恒心与不惧生死勇敢逆行的决心。”
       灾情难阻真情,风雨彰显真心,通过这次支援河南赈灾 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的人间至情至理再次得到了有力证明。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洪流映衬的是中华民族“扶弱救困,爱善永存”的优良传统。
       慈发于心,善明于行。一次次灾难后的救援和募捐,无不彰显着慈善这一人类最美好的精神,但慈善不应该是一个人的事业,更应该是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目标和趋势。慈善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,而是很多人做了一点点。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不足道的,但一群人的力量就可以浇筑起一片爱善的屏障;一双手的力量很渺小,但千百万双手牵起来却可以汇聚起磅礴的力量。募款平台上每天增长跳动的一组组数字,是亿万人民一颗颗充满火热情感的慈悲心。数字无声,却代表着人性最崇高的光辉,体现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伟大民族精神。
       普通人的慈善是一次力所能及的伸手,是一笔雪中送炭的援助。但慈善事业不能仅靠一份爱心就够了,慈善不应该是用鲜花和掌声虚构出的浪漫舞台,而应该是践行惠及万民普度众生的爱心苦旅。慈善人眼里的慈善不仅仅是钱,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精神,一种怀揣一颗慈悲的心去感化千千万万颗心,让人间感受到这种普渡的大爱和温暖的力量。像阳光雨露般,去照耀和滋润人的灵魂深处,从而蕴育出四溢芬芳,散发出人性中最崇高良善的光芒。

原文刊载于2021年9月8日《邯郸日报》第二版

上一篇下一篇
热门推荐

版权所有:邯山区慈善总会

冀ICP备2022007268号-1